作者: 郭陽陽 李保珠 來源: 菏澤日報 發(fā)表時間: 2021-04-15 09:31
牡丹吐芬芳,花香沁心脾。4月10日,記者在古今園看到,園內的牡丹正“花海式”嬌艷綻放,工作人員王文海正忙著修剪牡丹枝丫,工作間隙,還時不時地給游客解疑答惑。
今年77歲的王文海,是古今園的農技師,負責管理古今園里30余畝300多個品種的牡丹。三十多年來,他將全部心血和汗水傾注于牡丹的種植和培育,視牡丹如自己的孩子,用堅持和執(zhí)著迎來了滿園花開似錦。
“我們這里以前叫王梨莊大隊,大隊部就設在園子里,我從1966年起就在大隊工作,一直到1989年離開大隊開始具體管理花園。在園子里工作時間久了,耳濡目染地跟著老技術員學到了不少技藝?!蓖跷暮8嬖V記者。
“牡丹對水、肥、溫度等都有很高的要求,侍弄牡丹可不是省心的活兒?!蓖跷暮Uf,自己沒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唯有付出異于尋常的努力,一切都在實踐中摸索。憑著對牡丹的熱愛,王文海三十年如一日奔波在園內,把牡丹花像心肝寶貝一樣精心呵護。
“培育一個好的新品種,至少需要10年的時間。從撒種子,到挑小苗,種下四五年花朵初開以后,進行嫁接再繁殖,然后初選,看是否能保持花色等各方面的穩(wěn)定,不穩(wěn)定的就剔除,穩(wěn)定的才可以留下?!蓖跷暮O蛴浾呓榻B。
經過多年的積累和鉆研,在對每個牡丹品種了如指掌的同時,王文海也練就了種植牡丹的好手藝,并培育出多個牡丹新品種。
“這個是月宮燭光,花為白色,花芯紫紅,好似點燃的紅燭;這邊還有紅色系的古園遺風、紫色系的古園紫繡球,白色系的古園清風等都是培育的新品種?!焙屯跷暮R黄鹱咴诠沤駡@的小道上,近距離接觸盛放的牡丹花,聞著花香聽他講述牡丹品種和習性,每種花的名字他張嘴就來。
古今園雖然面積不大,但牡丹珍品薈萃。近幾年來,一些知名畫家和社會各界人士慕名而來,只為一睹古今園牡丹芳容。觀賞的同時,大家紛紛對王文海培育牡丹的技術贊不絕口。
除了各色珍品牡丹外,古今園獨特之處還在于有200余年歷史的松編牌坊“孜誦坊”,用松柏編塑的城樓、牌坊、獅、虎等藝術造型在園區(qū)內隨處可見,栩栩如生。
“我算是第六代松編的技術負責人?!蓖跷暮Uf,除了日常管理著園內的牡丹,自己還肩負著掌管松編技術的大旗。
記者近距離觀察松編牌坊,發(fā)現上面密密麻麻全是用藤草系的死結,不仔細看很難發(fā)現。“這些都是用雙手一個一個系上的,如果直接把長出來的枝芽剪掉倒是省事,但有的地方有空隙時就沒法補上,也不利于松柏的生長和壯大。但它的刺很堅硬,上面還有毒?!蓖跷暮8嬖V記者,每年編松編時,雙手都會被扎傷,并且傷口十分癢。
記者看到,王文海老人攤開的手掌上,每個手指與手掌的連接處,都有一個繭子生成的凸起,整只手看起來儼然一副“鐵砂掌”。
“我們這些編松編的人,手差不多都是這樣。磨來磨去就成這樣了,這些老繭估計這輩子都不會退了?!蓖跷暮Pχf。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王文海把牡丹當做一生所愛,他認為在古今園付出的辛勞都無比充實?!昂蕽扇藢δ档ざ加兄厥獾母星椋F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牡丹的種植培育工作中來,為菏澤牡丹增光添彩?!蓖跷暮Uf。
文/圖 記者 郭陽陽 李保珠